Pages

Saturday, 31 October 2015

简单生活

友人借了我”断舍离”这本书,告诉我好多人被这本书启发很多。
当时我没有问太多,但一拿起书来不到半天就把书读完,隔天马上开始收拾房间。
就这样陆续在网上找了另一个日本日本整理大师藤麻理惠陆续的读完她的书后,就展开不间断的打扫行动。

为何一本打扫家居书对那么多人有如此打的回响,显然它不只是解说有关整理的常识。
这可是一个重新面对自己,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自我探索。
而家里的空间如何呈现,对于我们的习性性格的分解竟然如此赤裸裸的呈现。
更可怕的是,当你一一发现自己整理习性,也同时间发现自己在工作甚至关系也有相似的回应方式。
与自己的家对话,让自己更去看清自己的世界观如何被外在给影响而不自知。
显然,外在都在催眠我们索取更多。
如此,我们无论如何努力生活都无法满足,都不够。
对未来的恐惧,和对过去放不下的,何以在整理过程会让我们看得如此清楚。
我们对家里的事物都赋予意义而不自知,直到当这些事物需要再一次和你面对面,你内心的想法才会再次重现。

以其说这本书教会我整理,更主要的这本书教会我如何看待生活,而接下来我会用怎样的生活方式。
我以为买更多的产业能让我更有安全感来防范未来的经济危机。
我以为书留越多就更珍贵,更让自己有智慧。
我以为我已经向前走。
我以为我可以不被外在的欲望牵着走。
我以为我已经过得很简单了。
我以为生活在满足当下,就不再有贪欲。
我以为我对自己的生命很有看法,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

我不知道的是,
我爱的生活可以是简单的。
家不需要多,只要让自己觉得自在愉快就好。
书不需要多,适合现在自己的留下就好。不需要库存成书店就以为很风光,那也只是虚荣心而已。
过去的不需留,因为所有的过去早就现在的我。
需要真的那么多吗?更重要的忠于自己喜爱的,把家和事物当作一份画作画廊来看待。
不适合自己的课不需要上,不把自己的行程排得满满的,不需要硬硬塞进太多知识, 不需要过多的装饰如果这不适合自己。
不需要为了迎合他人而接受,不需要让他人来喜欢,该想想你想要如何过。
家里的种种事物不需要太多库存,包括食物衣物药物任何一样物品。
不要认为还可以用留下就是节俭,乱买了物品留在家不用也不给出去也是一种贪婪,只会拿取他人的物品但不在需要下也会逐渐的建立贪欲索取的性格。
要做到生活简单就好,最前提也要做到不需要的不拿,不要的给出去需要的。
再来的生活也要过的有素质,让自己过自己觉得舒服快乐就好。
所以不只是工作,生活方式也要适合自己而不过度强求。

哇!
好大的锤头此刻把我惊醒了。

我终于找到适合自己的理念来支持自己走接下来的日子。